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s://news.e23.cn/jnnews/2021-12-06/2021C0600065.html"
聽泉 ○聽泉 篆書,刻于浴佛池自然石的西側面,落款:同治庚午十月十一日,高要何昆玉題。 何昆玉同治九年(1870年)冬來佛峪,題刻兩處,一在般若寺摩崖,一即此處。此題或有二意,既為紀念阮元父子朋友來游,又為紀念著名學者周永年曾在林汲泉畔結廬讀書。 ○林汲泉題刻 泉上崖壁鐫刻林汲泉三字,落款小字:乾隆己酉□□□日,曲阜王芳田,歷下張□□、郭小華同來。 乾隆己酉為1789年。落款三人中,唯郭小華可考,其大名為郭敏磐,據《畫家知希錄》卷八記載:郭敏磐,字小華,晚號云門外史,歷城人。嘉慶甲子舉人,官益都教諭。隸書逼似其師桂未谷(桂馥)大令,尤善畫,阮文達(阮元)稱為山左第一。其傳世畫作《潭西客夜圖》,現藏濟南市博物館。 ○環翠 刻于林汲泉對岸聽瀑亭南側崖壁,上款同治乙丑秋八月,落款□□□長白舒齡,亦有張珂張玢題名。舒齡,當是滿族人,祖先世居吉林長白山,故稱長白舒齡。 同治乙丑年為1865年。環翠,亦有典故意蘊,相傳東晉名相謝安曾在東山(在今浙江上虞)筑環翠閣以為游宴之所,元張昱《環翠閣》詩曰:東山尚存環翠閣,謝傅來游經幾年。 ○觀瀑 刻于溪水南岸山坡一塊自然石上,有落款,但已殘蝕難辨,中間只隱約可見張珂姓名。 ○林壑尤美 刻在觀瀑以東的山崖半腰,林木遮掩,極其隱蔽,上款同治乙丑(1865年),落款張珂書。 般若寺摩崖有朱慶元1911年題刻的林壑尤美,這說明他并沒有看到此前張珂在這里的題刻,否則不可能雷同再題寫林壑尤美。 ○清泉石上流 落款題記:光緒丙申秋,借題王右丞句,洪洞南清溪,邑人姜遇斌、柳文洙同游。 光緒丙申年為1896年。王右丞,指唐朝詩人王維,其《山居秋暝》有詩句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三人同游佛峪,唯柳文洙可考。柳文洙(1838年?),字道源,號迂全、魚筌,濟南人,光緒初年進士,在四川出任知縣十余年,后辭官歸鄉;工書法,尤擅行書,在濟南留下的題刻,除佛峪外,還有龍洞壁立千仞、佛慧山秋棠池。 ○行云流水 落款:同治丙寅四月,歸安沈漣書。沈漣,書畫家,字子楫,歸安(今屬浙江湖州)人。曾隨同鄉丁彥臣來濟南,捐資重建佛峪聽瀑亭。 同治丙寅年為1866年。行云流水,語出宋蘇軾《與謝民師推官書》,比喻灑脫自然,無拘無束。 ○摹寫山容處 大字分兩行豎寫摹寫山容處,后有小字題記:長白舒齡,邑人張珂、張玢兄弟,于此轉石跣流,泛觴飲酒,怡然樂甚,不忍釋去,因載筆繪圖,攜回臥游以醫山水之癖云。時同治乙丑秋八月廿二日也。固陵何似蘭書。何似蘭,生平不詳。 山容,謂山的形態。唐元稹《和樂天重題別東樓》:山容水態使君知,樓上從容萬狀移。 ○延暄等題名 在摹寫山容處北側河道自然石上,文字:同治壬申秋九月,延煦堂游佛峪,楓如涂丹,柏如積翠,黃葉相間,雖南田設色不足過也。同來者:胡達夫、高搢臣、孫石來、宋干臣、蔡子獻、劉云秋、海峰、黃錦江、翁椿延,子余后至。張延齡刊石,魏振鐸監泐。 同治壬申年為1872年。延煦堂,即金石收藏家延暄,字煦堂,滿洲人,精鑒別,其《延煦堂金文冊目》現存濰坊市博物館。南田,指惲壽平,明末清初書畫家。 ○自然 刻于河道自然石,無款。 ○崇恩等題名 刻于自然石刻西側河道自然石,已斷裂,文字有殘缺:道光乙巳九日,長白覺羅崇恩偕弟崇福、泉,渤海葉圭書,沙門普□□□同登高…… 道光乙巳年為1845年。崇恩(18031878年),清皇族覺羅氏,字仰之,號語舲、雨舲等,曾任山東巡撫,工書畫,喜收藏,精鑒賞。 上述題刻,論用詞精美,當推云殿泉廚,準確而藝術化地提煉出了佛峪般若寺所獨具的景色,意境很美:白云繞佛殿,清泉入僧廚。論文學性,當數牛翰鉁《邁陂塘》,牛翰鉁是道光、咸豐時期濟南活躍文士,詩詞結集為《冷香集》,但后來散失無存,因此這一題刻可能是現今能看到的他的唯一作品。論書法藝術,當稱聽泉,何昆玉是清末著名篆刻家,佛峪存有其大字篆書,殊為珍貴。至于隋唐造像的題記,有史料價值,卻無藝術價值,如清代金石學家陸增祥所說:碑出里俗之手,文、字皆無足取,訛俗亦多。(《八瓊室金石補正》卷七十三)原標題:濟南東佛峪題刻簡釋值班主任:李歡
關鍵字標籤:佛像推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