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桌|不銹鋼工作桌|工具櫃訂做批發 - 精選工作桌資訊分享
    關於我們   工作桌   工具櫃   產品安裝   促銷活動
促銷活動 > 新加坡高校推家庭接待計劃4年 助留學生適應生活
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lxsh/2010/10-26/2613975.shtml"

  新加坡管理大學在四年前推出的“殷勤好客家庭計劃”(HostFamilyProgramme),獲得積極反饋,該好客計劃已經從最初的10個家庭,增加到60個。去年,新大也因為成功地推出了一系列幫助國際學生適應新環境的項目,包括好客計劃,而獲得旅游局頒發的教育獎之一——“新加坡國際學生最佳東道主——學校單元”獎。  盡管好客計劃主要針對大學第一年,很多家庭卻始終和學生們保持聯絡,建立了細水長流的友誼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接待家庭和學生往往看似“天作之合”,在每年一度的介紹晚宴上驚訝地發現彼此有很多共同話題,其實是新大國際學生事務部門在幕后“作美”的結果。  新大學生事務處高級經理沈美伶介紹說:“我們根據雙方的興趣、愛好和職業等方面,盡量作出比較合適的安排。我們也會考慮到接待家庭的孩子的年齡,看是否可以安排年齡比較接近的學生。”  接待家庭:蔡木榮夫婦留學生:秦臻(來自中國青島)  2006年1月,20歲的秦臻從氣候溫和的中國青島,來到這個陌生的赤道島國。除了天氣熱得受不了,新的語言環境也讓他感覺像熱鍋上的螞蟻。經過半年多的適應期,秦臻于8月正式踏入新大課堂,卻發現自己的英文能力還是不足以應付新大的諸多專題作業。  四年后,主修金融與經濟學的秦臻,講了一口流利的英語,求職路上過關斬將,并在今年7月正式成為知名金融資訊公司彭博社(Bloomberg)的一員。作為秦臻的接待家庭,蔡木榮夫婦對秦臻贊不絕口,但秦臻卻認真地說:“木榮給我的幫助很大,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。在這段日子里,他扮演著很多角色。”  在衛理公會感恩堂慕會的蔡木榮夫婦,是2006年新大首屆好客計劃下的十個家庭之一。蔡木榮(49歲)說:“一個年輕人背井離鄉生活,很不容易。我們希望在他遇到困難時,可以幫他一把。”  從2007年的華人新年到去年的圣誕,每逢佳節,秦臻都無暇“倍思親”,而是匆忙趕往蔡木榮一家的聚餐等活動,和蔡家三個21歲、19歲和14歲的孩子也日漸熟絡。秦臻的母親飛來看望兒子時,兩家人也會小聚,聊聊家常;秦臻從印度交流回來,也不忘聯絡蔡木榮,說說自己的見聞。  就職于美國友邦保險公司(AIA)的蔡木榮認為說:“秦臻很有教養,在學習上也沒有問題。我們更多地是給他一些有關新加坡社會或職場方面的建議。”秦臻也說:“留學生往往不太了解本地有怎樣的工作機會。參加求職面試之前,我向木榮了解了本地情況,這對我申請工作,也有很大幫助。”  秦臻的母親曾多次邀請蔡木榮一家到青島作客,蔡木榮夫婦表示,將來有機會一定會去青島看看。秦臻笑著說:“到時候,就該讓我們也當一回接待家庭了!”  接待家庭:林耀賢、陳佩珊夫婦留學生:方思羽(來自中國西安)  若是以前,菲律賓水災、泰國動亂,或者西安發生什麼事情,對林耀賢來說,都只是一條新聞。可現在不同了。接待過九名菲律賓留學生、兩名泰國男生和兩名西安女生的林耀賢說:“現在如果這些地方哪個有什麼事情,我都會特別注意。打個電話過去問問,或者發個電郵。”三個原本只是地理名詞的國家和城市,因為是他“孩子們”的家鄉,而變得有血有肉。  自2008年從朋友那里聽說好客計劃這個項目后,林耀賢(35歲,土木工程師)和妻子陳佩珊(34歲,初院教師)已經連續三年接待來自各地的學生,并表示“只要時間允許,希望一直做下去”。現在,林耀賢會拿著地球儀,指著菲律賓、泰國和中國,對4歲的女兒和2歲的兒子說,他們的哥哥姐姐就是來自那里。  今年剛入學的西安女孩方思羽(18歲),是生平第一次離家求學。她說:“之前收到學校電郵介紹這個計劃,我本來沒打算參加。后來室友跟我說,接待她的新加坡家庭,人特別好。她也是西安人,比我早來一年,去年參加了這個計劃。”  結果,在15日的好客計劃介紹晚宴上,方思羽再次驚嘆“世界真的太小”。原來新大分配給她的這家人,正是她室友口中的好家庭。  新大的一番心思沒有白費,初次見面的雙方不需要“破冰”,已經親近了許多。林耀賢說:“我早年從馬來西亞過來,太太是香港人。我們知道一個人在異鄉讀書不容易,想家的感覺真的不好受,而來到陌生的地方,什麼都要靠自己。以前有新加坡人幫助過我們,現在我們有這個機會延續、傳播這份情誼。”  陳佩珊說:“通過這個計劃,我們也希望讓他們對新加坡這個國家有所了解。我們曾帶學生們去一些連新加坡人都很少去的地方,比如新生水廠等等。”  接待家庭:楊開敏、李碧珊夫婦留學生:NguyenBaoNgan(來自越南)  看著面前談笑風生,“打”成一團的三個孩子,記者竟然一時看不出,哪個是受接待的學生,哪個是接待家庭的孩子。“你們之前早就認識了么?怎么看起來已經像一家人?”為了回答記者的問題,李碧珊(43歲)看了看表,然后笑著說:“嗯,我們已經認識三個半小時了。”話音剛落,這一家人又前仰后合地笑成一片。  和另外兩個家庭不同,楊開敏(44歲)一家今年第一次參與這個計劃。越南女生Nguyen的開朗活潑、幽默風趣,是楊開敏一家沒有想到的。大女兒楊恩惠(15歲)說:“幾天前聽媽媽說今天要跟小姐姐見面,我原本以為就是比較隨意的一個家常便飯。準備出門的時候,媽媽提醒我要穿smartcasual,我才知道是個很正式的場合。結果大家聊得特別開心,真的成了家常便飯!”  五年前來本地讀中學,畢業于萊佛士書院高中部的Nguyen,從新大網站上看到這個好客計劃后便報名參加。已經對諸如“怕輸”、“tahan”等本土語言十分熟悉的她,很自然地與楊恩惠和弟弟楊恩樂(11歲)用方言開著“冷笑話”。  李碧珊說:“作為她的接待家庭,我們都很佩服她。十幾歲就一個人出來讀書,學著整理自己的生活,為自己做決定,很不容易。”  談到為什麼要加入這個計劃,楊開敏說:“我和妻子都曾留學英國。那個年代沒有電話,也沒有網絡,我們深知留學生活的不易。后來我又去美國加州深造,學校里有一個類似的好客計劃。我的美國接待家庭對我很好,讓我很感激,后來我們也成了朋友。當時我就在想,以后如果有機會,我也希望成為別人的接待家屬。”  所以,當楊開敏的一名中正中學校友告訴他這個計劃時,楊開敏立即報了名。(王舒楊)

關鍵字標籤:菲律賓語言學校代辦